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八国战记之泱华泯妃传> 章节目录> 高后

选择阅读主题:

高后

作者:雪藏年华 | 发布时间 | 2017-02-12 | 字数:4582

故事发生在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华夏大地被分为八个国家,分别为:泱华国、朝诏国、羌胡国、天赛国、红南国、长济国、云漠国以及百罗国。

其中泱华国国力最强面积最大,与北方的朝诏国和西北的羌胡国并称上圣三大国。三国中央一直存在着一个小国名曰云漠国。西南的天赛、红南、长济三个小国结成联盟共同抗敌称为缔盟三国。而处在最南方的小国百罗国一直作为泱华国的附属国而存在着。

冬至将至,泱华国刚刚下完一场大雪,国都泯都城一片银装素裹。静谧的宫道上缓缓走来一辆马车,看到过来的马车和声势浩大的仪仗内侍与宫女们急忙避让行礼。

马车停下,后宫令急忙行礼道: “下官后宫令李清水恭迎太公主入宫。”说完李清水便向马车走去。宫女们掀开马车门帘,摆好阶梯伺候太主下车。

只见一位身着黄色华衣(泱华国的服饰称为华衣,发髻称为华髻。)头戴金色凤冠的女人从马车上徐徐走下,骄矜而冷艳。她便是凤宁公主,太皇太后的女儿,自小就贵不可言。

一旁的宫女急忙拿出披风为她披上,李清水上前又行礼说:“太公主,宫里规矩,再往前走就不能乘马车了,下官命人一早就清扫好了宫道,备下了轿辇,请太主移步乘轿辇入宫。”

太主紧了紧披风,一脸的不屑一顾。李清水一边扶太主走着一边说:“冬至大节将至,太皇太后接您先几日进宫来陪她,说到底还是太主最得她老人家欢心。”太主坐上轿辇笑了笑:“后宫令有心了,珍珠,一会儿把本宫带来的黄金酥赏一盒给李大人。”珍珠急忙回答是。一旁的李清水赶紧谢恩:“下官谢太主赏赐。”

送完太主后李清水往回走着,一旁的小宫女问道:“大人,奴婢进宫晚,头一次见这么大的排场。之前也见过不少公主进宫,可像太主这样尊贵受宠的还真没见过。”李清水瞅了她一眼说:“你懂什么,凤宁太主是安帝和太皇太后的嫡女,又拥立当今圣上有功,连皇后见了都要给她行礼,圣上对她也是礼让三分,身份自然尊贵。以后你在这宫里待久了便都清楚了。”

太皇太后杨秀娥是华安帝的正后,历经安帝、文帝、殇帝、景帝四朝。曾两度垂帘听政,扶持并壮大杨家在泱华国的势力,使得杨家在朝野权倾一时,并将女儿嫁于自己的侄子英国侯杨国重。

“儿臣给母后问安,愿母后长乐未央,福寿绵延。”太主行礼后又道:“许久不见母后,您身子可还万安?”

此时大殿主位上坐着一位气场十足的老妇,身着一身黑色镶金龙的华衣,威严的脸上浮现出一股唯我独尊的气质。看到太公主,那张严肃的脸上方淡出一股慈爱。

太皇太后对身旁的侍女说道:“慈济,快扶瑛儿起来。”转身又对太主说:“瑛儿,过来让母后好好瞧瞧。

”太主走向前去坐在太皇太后身旁,杨太后抚摸着太公主的脸颊细细端倪,看到许久未见的女儿,心里既疼又喜:“憔悴了不少。”

公主摇摇头说:“儿臣惹母后伤心了,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女儿又能回到您身边来了。”

“唉,这些年来你一直都在封地,听到国重病亡,哀家就赶紧吩咐宫人去接你。瑛儿,哀家已命人把太明宫的配殿祥宁殿给收拾出来了,你日后就随哀家住在这太明宫里,有哀家庇佑你们母子的日子也好过些。”

太主谢了恩依偎在太皇太后膝上:“自小到大,母后总是最疼儿臣的。”

太后一边摸着公主的头发一边说:“傻孩子,哀家就生了你们兄妹三人,你两位皇兄都去了,哀家只有你这个女儿了,不疼你哀家还能疼谁?”

太公主起身说道:“儿臣多谢母后关爱,回宫的路上儿臣听说国远表兄击退缔盟三国,即将凯旋而归了。”

太皇太后喝了口茶笑着说:“是啊,这些年你表兄南征北战,为我泱华国立下汗马功劳,咱们母女能在泱华国荣耀不减,也是多亏了我这个好侄子啊。”

太主笑着答是并示意珍珠将点心拿上来,珍珠摆好点心太主夹了一块给太皇太后:“母后,这是儿臣从封地朋州带来的点心,您尝尝。”太皇太后刚要吃,外面的宫女来报:“启禀太皇太后,护国公夫人听说太主回宫,特来请安。”

太后点点头说:“快请进来。”太主转身对太后说道:“表嫂的消息还真灵通,我这刚到她就来请安,难为她冒雪前来了。”说罢赵氏便进殿来了。

赵夫人是护国公杨国远的正室,被当今皇上封为一品夫人位同妃位,并许她可自由出入后宫的权利。

进殿后赵氏急忙行礼,太主起身将她扶起:“嫂嫂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无须客气。”

赵氏低头恭谦地说:“妾身何德何能,怎敢劳烦太主扶我起身,真是罪过了。”太皇太后听罢说:“不打紧,论私你是她的表嫂,该些礼数也不为过,正好瑛儿带来些点心,你也过来尝尝。”赵氏急忙谢恩,便与太主落座。

吃完点心太皇太后觉得有些乏了便回寝宫休息去了。太主屏退左右,殿里瞬间安静了许多,碳火在炉中被烧得作响,此时外面又下起了鹅毛大雪。

太主喝了口茶问:“涛儿和静儿相处的可还融洽?”

赵夫人笑着回答:“回太主,两人也算得上是琴瑟和鸣,陛下又刚进了涛儿的职位,说到底涛儿是您的儿子,陛下与太主骨肉情深,对涛儿总是处处照顾。涛儿好了静儿自然也好。”

太主摇摇头叹了一声气说:“国重去的早,涛儿也是得于与你家联姻才能来京做官,本宫就算身份再尊贵也不过是个外嫁女,这些年涛儿多受嫂嫂照顾了。”

赵夫人赶紧起身行礼:“岂敢岂敢,太主言重了。”

太主示意赵夫人坐下,环顾了四周太主谨慎地说道:“本宫听说高命儿身子是越来越不好了,你我的法子看来是生效了。”

赵夫人喝了口茶,眼神变得不再像刚才那样温和,擦了擦唇口说道:“高命儿自小就是个病包子,陛下也不知道喜欢她什么?一登基就立她为后,可怜我家曦儿一直苦守闺阁这些年,高后若还不死,我家曦儿怕是要老死在国公府了。”

“表嫂不必着急,我们一直以卦象对外说曦儿得在二十岁后方能婚配,不然则有血光之灾。都等了四年了也不急于这几天了,既然高后那边已有亡命的迹象,本宫又已回宫你我也是时候该下手了。”

赵夫人起身跪下向太主行了大礼抬头说道:“有朝一日若曦儿做了这后宫之主,必是太主您的功劳,妾身在这里代曦儿叩谢太主了。”

太主扶起赵氏笑着说:“表嫂不必如此,你我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而且皇后必须是杨家的人。”

万乐宫是皇后的住所,高命儿自小与长孙城焕青梅竹马,城焕登基后立刻封高命儿为后。可高后自小孱弱,患有严重的心悸病,若出生在寻常人家恐怕早已亡命。这些年城焕为她寻遍名医诊治,可高后的身子还是一日不如一日。

“皇后娘娘,药煎好了请您起来服药吧。”沛涵端着药跪在皇后的榻前,只见高后面容苍白,唇瓣微红,病殃殃地斜躺在榻上。

“沛涵,你先把药放下吧,本宫现在不想喝。”

沛涵放下药碗转身对皇后说道:“娘娘,今日可觉得身子轻快些了?”

高命儿摇摇头说:“天天喝这苦药身子也不见好转,苟延残喘地活着也便是了,可恨这副病躯却还要累及他人,唉,本宫如此还算是活着吗?”

沛涵赶紧安慰道:“娘娘,太医说了您需要安心静养,不宜多思多想,保重凤体要紧啊娘娘。”

高后眼神迷离地看向窗外,望着大雪纷纷种种往事涌上心头,她一边摇头一边说:“一岁生来一岁寒,朝朝暮暮难两全。若有来生轮回度,不求富贵只求安。”说完高后眼泪流了下来。

自小体弱多病的她被父亲取名为命儿,意思是希望能吊住这条命。想起这二十几年来日日夜夜恶疾缠身,活得如同行尸走肉,若不是长孙城焕不离不弃地照顾,自己怕是早就亡命黄泉了。

沛涵看到皇后伤心哭泣一时不知所措,此刻殿外的一声“皇上驾到”顿时解决了沛涵的困境。

外面大雪纷飞,城焕披着黑色的貂皮大氅,英气的脸上被冻得有些苍白,城焕急匆匆地朝高命儿走去,高后伸手拉住皇上:“手冻得这样冷,外面大雪绕绕,陛下不在大殿休息怎么过来了?”

城焕把命儿揽入怀中说:“怎么又哭了?”高后依偎在城焕怀中不语。城焕为命儿擦了擦眼泪:“太医不是说让你保持好心情,这样才能好的快。”

命儿落寞地说:“臣妾得您所爱才能苟延残喘至今,可臣妾自己的身子自己明白,看到这大雪纷飞又让臣妾想起当年错罚元妃妹妹令其滑胎丧子,臣妾福薄还要累及他人,每每想到此臣妾就...咳咳咳...”话未说完高后便咳了起来。

城焕问道:“值守的太医何在?宣他进来。”

“臣太医令钱钊参加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起来吧,刚才皇后咳得厉害,你快给皇后诊脉吧。”

“是。”钱太医急忙为高后诊脉,诊完脉后城焕问道:“皇后身子如何了?”

钱钊转身行礼说道:“皇后娘娘体质本来就弱,且终日郁郁寡欢,微臣怕长此以往...”说到这里钱太医便不敢再说下去了。

城焕示意太医退下,并把药端了过来亲自喂高命儿服药:“命儿,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元妃朕会尽所能去弥补她,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你赶紧把身子养好,不要再让朕担心。”

高后点头答应,喝完了药城焕扶她躺下休息:“你且睡着,朕已命人把奏折拿来万乐宫,朕就在那边坐着一边批奏章一边陪着你。”

命儿摇摇头说:“臣妾不想睡,臣妾就这样躺着看着陛下。”城焕笑着说:“好,你若是累了就睡,不累就看着朕。”

批完奏章已经是酉时了,命儿已经睡着了,烛光映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可人,脸上的泪痕依稀可见,城焕坐在榻前看着命儿心里五味杂陈,想起自小就与她相识,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深深烙在城焕心里。她善良得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自小就施粥放药,救济穷苦,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上天好像总喜欢折磨好人,本就柔弱的她还患有心悸病,若非这些年的调养怕是早就驾鹤西去了。

想到此城焕的随侍郑喜进来了,看到皇后熟睡郑喜便附耳对城焕说:“太后不舒服。”

城焕急忙走出寝殿问道:“太后怎么了?宣太医去了吗?”

“已经请太医去看过了,太后用完晚膳后就一直恶心不断,太医说是积食所致,您过去瞧瞧吧?”城焕点了点头:“是该过去看看,起驾启辰宫吧。”

司马太后用手扶着额头半倚在凤座上,时不时觉得还是有些恶心,听到皇上来了便抬头向殿外望去。

“儿臣给母后问安来了,母后可觉得好些了吗?”太后点点头说:“钟太医刚刚给哀家开了汤药,哀家服下后好一些了,外面那么寒冷,皇帝还要奔走来看哀家,快去炉旁烤烤火,仔细着身子别受了风寒。”

城焕一边烤火一边说道:“儿臣正好在万乐宫,离您这也不远,听郑喜说太后不舒服朕就过来瞧瞧您。”

“哦,去看命儿了,她今日精神如何啊?”太后问道。

城焕点点头说:“母后放心吧,有那么多国手为她诊治,儿臣也时常去陪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倒是母后该保养好身子才行。”

太后点点头,脸色有些忧郁:“说到底我们都是女人,皇帝你才是这个国家的支柱,最该保重的是皇帝你啊。”

城焕点头说道:“谢母后关心,时辰不早了,母后既已不打紧了儿臣就先告退了。”

太后点头说好,转身对郑喜说:“回宫的路上多添几盏灯,外面路滑别闪失了皇上。”

郑喜急忙答:“奴才遵旨。”

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下了起来,整个万乐宫安静地让人害怕。时辰已经是子时了,高后突然醒来,寝宫里漆黑一片,高后突然觉得心跳加速,很是难受便喊宫人进殿伺候。可进来的却是一个脸上有道长长的疤痕的女人。

高命儿惊恐地说:“元妃妹妹,你...你怎么来了...咳咳咳...”此时有疤痕的女子突然将怀中的死婴扔向高命儿,高后本就苍白的脸被吓得更加惨白。随后那女子阴森地说道:“高命儿,你害死我的孩子,你还我孩子命来,还我孩子命来!”高后看着死婴与这个女子一下子心跳加速,难受不已:”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元妃妹妹,我...我....”话未说完元妃两眼瞪得极大喘了几口大气后便倒在了床上没了气息。

早晨伺候的宫女端着洗漱用的水进来了寝宫,看到高后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小宫女行了礼问了安却不见皇后回应便上前探看,看到高后已没了气息小宫女吓得手中的水盆掉若在地,并大叫:“皇后娘娘殁了,皇后娘娘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