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无法选择的世界> 章节目录> 皇城杂记(五)

选择阅读主题:

皇城杂记(五)

作者:孟原 | 发布时间 | 2017-02-10 | 字数:1854

*结缘*

这次的缘,不是什么通常意义上的情缘,结子的另一头,是书和建筑。

去的时候一本书都没带,而我也并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古都的风采早已迷得我神魂颠倒,而偶一清醒,发觉自己站立的所在,竟然是一个如此美丽的现代化大都市,与古老的建筑艺术交织在了一起,高低错落。中国古典的建筑与现代西洋建筑原该不相融,这不像欧洲的古国,可以将他们的皇宫与大教堂也视作现代建筑物中的一种。中国的现代建筑完全脱胎于西洋化影响后的高楼大厦,这与古代的深院高墙根本不相类,形成了很有冲突性的两种风格。

中国的古典建筑多半不能够宽敞明亮,即便是像故宫太和殿那样顶柱高达几十米,而宫中仍是黑漆漆的。黑色是神秘色,帝王们隐身在黑暗中,扮演着奉天承运的“龙子龙孙”角色,说自己是天之子,没人敢不信。而欧洲则不同,他们采用的是大量的采光构造,巨大的窗户玻璃,高大的房屋框架,他们的教堂高耸入云,尖顶可以刺破苍穹。

与中国式的阴暗深沉相比,欧式建筑物的风格更趋于明快流畅。中式的雕梁画柱、鎏金贴花、各式的镂空花纹、各样的添彩绘凤,他们一概全免,至多只拿大量的壁画来妆点门面,比我们的差太多。

中式建筑喜欢在细微处做文章,一个扶手的顶端也会刻上几条盘龙,几级石阶上竟会采用完全不同的图案:龙、凤、麒麟、狮、飞马、熊……石阶是用来踩的,踩过那么多年后仍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样的细致精巧,西方人做不来。中国式的建筑中,亭台楼阁各有机巧,看得久了,也能大概了解一点儿门道。它以木制为主,富丽堂皇地雕龙刻凤,不像西洋建筑,全是砖石构造,硬崩崩地没有那么一点柔媚的味道。

不过好像在气势上,中式建筑要略输一筹?还有就是,防火会差些。

螺丝壳里做道场,这句话很能形容中式建筑的风格。

中国人讲究一明一暗,明处是庭院,暗处是深宫。毕竟宫殿要多一点,那一层层的回廊、长廊、夹道……也是隐在阴影中的,这大概反应出中国人的心态,含蓄方是王道。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建筑物明亮通风宽敞,暗一点便是花园中,林木森森,草地与喷水池则可以曝露在阳光下。

西人喜欢自我表现,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北京城里早已是高楼林立,人声喧哗,集合了古今中外建筑风格的新北京,虽确有几分让人不太适应的怪异,总体上来说还是和谐的。这一点很难,东西方合璧的建筑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的还数不出几个地方来。我们可以看见卢浮宫和大教堂在法国的建筑群中并不相悖,而中国的紫禁城,被包围在重重的现代化大厦中,仍是显得那么和谐,这就会令身为国人的我们自豪了。

迷醉于古今混合的世界里,古和今,都令我倍感亲切。

有一天坐地铁,在宣武门地铁站等车,看到摆的书摊,自然上去浏览,原不打算买书,只看看而已,但我翻到一本《王洛宾与三毛》,讲两个人的事,而且书中有许多图片,再看书价并不是很贵,于是立刻就买下。三毛的书,我基本上存齐了,所以也不会少这一本。现在对于她早已不是痴迷,亦不是完全的赞同,我只是欣赏她生命中的某一面某些部份——与我相类的那些部份。但她始终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从以前到现在,一直都喜欢。

另一位则是张爱玲,于是买下了她的《红楼梦魇》,考据绕来绕去,能够绕昏头,我还是乐此不疲,买回去就赶着看。如今看书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再不是那种一目十行,一天一两本的看法。现在看书看得细,不再是只图故事情节的精彩,却也因此,更多地得其真味,倒能看得出书中的门道。

逛的是一个小书店,就在建国门那块,店里几乎没什么顾客,我便在逛累了之后,坐下来与店主攀谈。店的门面不大,只有二十多个平方,却堆了满满叠叠的书,看在我眼中,实在是种赏心至极的美丽。见我一本一本书仔细地翻过去,店主人便来与我搭讪,我正好很久都没有机会与人聊一聊心爱的文学,就不免一时张狂,与他大谈特谈起来。

卖弄的结果,是被店主恭维为“有独特的见解、极适合写文章、做文艺评论家”,我便立刻谦虚了起来:肚中仅有墨水三两,一时忘形就几乎倾箧而倒,当真有“圣人面前写文章”似的自鸣得意。不过是一井蛙一夏虫尔。

我偶尔会将别人低视,却不会因此而抬举了自己,这我明白。

不过相谈甚欢,最后我一蹦一跳地捧着书回去啃了,毫不顾忌身上是一套那么端庄的套装。见书而忘形,喜形于色,乃我一大特色也。可见与书早已有缘。

又有一天,见到海关的美丽房子,口中就咦咦有声赞道:“这建筑倒独特,大楼上面有两个好乖的亭子,好古怪哟!”

与建筑结了缘,是此行的一大收获,走在高架桥上,我都会忍不住夸奖说:“北京的高架桥是它的一大景观,桥桥不相同,别具风采。”

这类缘是不必担心缘起缘灭的。他们不会负我,我更加会,钟爱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