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阴阳说> 章节目录> 第195章 元旦之夜

选择阅读主题:

第195章 元旦之夜

作者:刘星 | 发布时间 | 2017-01-20 | 字数:2958

再次回到车上已经是晚上的十一点多了,这时候虽说还有人在进行着浪漫的事情,但是我和诗诗要会我们的温馨小家了。这一晚读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的开心,和满足。看看我身边一脸幸福小女人样的诗诗,就知道我们是幸福的。

一路疾驰,回到我们的小家。进到房门感受到家里的那种温馨和温暖,这才是爱情的感觉。

回到我们的小家,我们一起回味着我们的甜美情人夜。这一晚,是我和诗诗两个人的节日,虽然没有浪漫的装扮,也没有奢侈的美酒美食,但是我我们两个人依旧感到非常的满足,因为有我,有诗诗。

两个人腻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聊着我们快乐的回忆,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过去,直到深夜才回到房间睡去。

第二天是个晴天,蓝蓝的天空也是让人心情很好。

今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每年过年最后的一天,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那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1-2]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还要吃一种非常独特的食物,那就是元宵。元宵也叫做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所以元宵节也就成为了国人全家团圆的日子。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宋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元宵节这一天,传统习俗有很多热闹丰富的节目,比如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之一,不仅满足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42] 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元宵佳节除去吃元宵之外,还有很多的娱乐活动是广大百姓为止喜爱的。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一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

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元宵佳节倍思亲,在元宵夜,百姓们合家团圆欢快的过节的时候,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依旧坚守在保卫祖国的岗位上。作为西北灵异调查局特别行动队的一员,我们的队员也是尽职尽责,坚守在第一线。

作为别动队的主官,今天我要和队员们一起欢度这个节日。着这个时候,我就是他们的家人,我就是他们的兄弟,这一天要给大家带来温暖,带来欢乐。

一大早,我带着诗诗来到了别动队基地。今天诗诗将作为家属来参加我们的元宵之夜。来到基地,秦教导员早已经带着一众政工干部在基地里面忙活起来,给基地每个角落装扮一下,给基地带来一种节日的欢乐气氛。

在和秦教导员交流一下之后,由她继续主持基地的装扮工作,顺便诗诗也加入了她们的队伍,也是想出自己的一份力。

而我则来到了基地后勤办公室,第一时间和基地的后勤人员询问了一下今晚的准备,了解了一下晚上给队员们准备情况。一年一次的元宵佳节,不能让队员们过的寒酸,所以我也要求后勤工作人员一定要准备的丰富一点。

从后勤出来以后,我来到了基地训练场。虽然今天是元宵佳节,但是队员们并没有松懈,依旧是严格的按照训练大纲进行着操练,从此可以看出我们的队员是优秀的,是称职的。

站在一旁看了看队员们的训练情况,直到他们结束了体能训练之后,我下令集合队伍。今天是元宵节,我准备给这些辛苦的队员们放一天假,也让他们放松一下,好好享受一下节日的气氛。在宣布完我的命令之后,队员们也是一个个很兴奋,开这一张张笑脸,我也是感到非常的辛酸。

这就是我们的人们子弟兵,这就是容易满足的人民子弟兵。一个小小的节日放假,让这些队员们如此的高兴,兴奋。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

经过一个早上的布置,整个基地焕然一新,到处都是节日的装扮。而我们的队员们也是一个个穿上崭新的军装,精神抖擞的出现在了基地里。有的结伴出去采购一些物品,有的则留在基地里四处参观者。这一刻大家的脸上都是满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