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民国抗战风云> 章节目录> 第015章:征兵和大洋

选择阅读主题:

第015章:征兵和大洋

作者:华彩人生 | 发布时间 | 2016-12-20 | 字数:2376

1936年08月10日一大早,独立团办事处大门口,围墙上粘贴了红纸写的征兵公告,挂起了红稠布,摆上了铺了红稠布的桌椅,军服堆满桌旁,锣鼓敲起来,舞狮队也开始玩耍起来,最后两士兵端着两大木盘白花花的大洋放在桌子上。四周围上来的人见到这么多的大洋,都发出叫声来。

经过半小时的敲锣打鼓舞狮的引响,周围更是人满为患,堵的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

这时从院内走出来一个年轻而清秀的军官,一身灰色的校官军服,肩上佩戴着两杠两星的中校军衔,身后跟着一群人,年青军官神定气闲的站在桌前,这人就是我们的独立团上校团长陈一诚。

陈一诚在桌前站定拍了拍手,边上的锣鼓声停下来了,他高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们,我是沧县县政府任命的县保安独立团上校团长..陈一诚,独立团是政府正规队伍,是保护我们沧县老百姓自己的队伍,征的县政府的同意,现开始面向全县征招新兵,欢迎乡亲们勇跃报名,那边上的贴有征招条件,但我还要在这里同乡亲们讲下,具体要求是十八至二十八岁的男青年,身体健康,只要没有作奸犯科的行为都会录取,一经通过录取,就会领取两套军服,发放十个大洋作安家费,另外每月还有三个大洋的军饷,希望有志青年加入独立团,保卫我们的家乡,打击日本小鬼子”。

陈一诚话讲完,周围的乡亲拍手叫好。

有人叫道“老总,真的有十个大洋吗,还有军饷也是真的吗?”。

“长官,你真的要去打小鬼子吗?不会骗我们吧”。

说什么的都有,边上有独立团的人在做解说,人声杂乱。

陈一诚等人坐定下来,等人上前来报名,现大家都不了解情况,没人上前来报名,须用有人带头,起到榜样的作用。

赵栓子是北山村的人,从小就跟随父亲打猎,是乡里十里八乡有名的打猎能手,无论是挖陷阱、下套,还是追踪猎物都是一把能手,得到了老爷子的真传,即使能打猎有门好手艺,生活也是很贫困,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二十三四岁的人还没有娶一房媳妇,并且母亲还病在床上,没钱看病抓药。

今天带着家里存放的皮子来县城买,希望能买个好价钱,抓些药回去给母亲治病,刚在北街把皮子买了,还没买上好价。

往药房方向走,听这边锣鼓声响,就过来看个热闹,刚到锣鼓声就停了,只听见有人讲话,大意是征兵,当听到有十个大洋的安家费,以后每月还有三个大洋的军饷。

赵栓子当听完这话心中想,“如果我能当上这独立团的兵,就有钱给母亲看病抓药了,再干上两年就有六七十块大洋,娶房媳妇都够了”,想到这里就往里面挤,边挤边叫道,“让让...大家让下....,我要去征兵,让下”。

赵栓子好不容易挤到桌前,只见桌子边上坐着个三十岁上下的军官,满脸高兴的说道“军老总,这里只要当兵,就有十块大洋发,对吗?以后还有军饷是真得吗?”

黄德志见有来应征,微笑的看着赵栓子说道,“当然是真的,你说的都对,只要附合条件,身体没有问题,签字花押就当场发十块大洋和两套军装”。

“那我报名当兵,我叫赵栓子,北山村人,是打猎出身,身体好着呢”赵栓子急忙说着,还拍了拍自己胸口。

陈一诚听见他俩人的对话,“黄营长,这赵栓子是猎户,那就不用体检了,他还是第一个报名应征的,安家费给双倍二十个大洋,希望他能带个好头,今天多招些人”。

赵栓子听见给自己双倍安家费赶忙向陈一诚行礼,“谢谢老总,谢谢老总”。心中还想到这下娘的病可以好好的医治了。

黄德志答道“好的,团座”,并让人把赵栓子带下去登记花押等一系列的事。

大家见真的发大洋,报名应征的人陆陆续续有人前来,这年月大家都不容易,很多人吃不上饭,有些人还无家可归,也有和赵栓子家一样需要钱用的,等一大堆原因,来报名当兵。

当天下午,赵栓子穿着军服回到村子里,很多乡亲都看到了。

回到家里把自已当了兵的事和父母说了,从军装口袋里掏出二十个大洋放在桌上,父亲看在眼里默默无声,他知道这是儿子为了他娘的病。

母亲躺在床上,看着桌上的大洋,眼泪又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儿啊,我的病不治了,把银元送还给那军老总,现在到处都不太平,刀枪无眼,下要为了娘害了自己”。

赵栓子的老爷子怒道,“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征兵是你想当了,就当兵,不想了,就不干了,是你家菜园门哪,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啊”。

赵栓子他爹说完这些话又沉默下来,一口接一口的抽着汗烟。

栓子他娘知道不能不去,泪水就更不能停下来了,能做得只事在床上伤心呜咽。

赵栓子的父亲狠狠的叹了口气“栓子,既然拿了民团的安家费,冲这军老总的行事,应该是个开明的老总,就好好的跟着这老总干,但你要记住,是老赵家走出去男人,做什么事要行得正,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让别人说我们老赵家的不事,丢了老赵家的面子,即使去打仗了,也生死由命富贵再天,这就看你的命了”。

“是,爹,我记住了,我那怕丢了命也不会丢了老赵家的面子,如我不能回来,老赵家的传宗接代就全靠柱子了”。赵栓子给父母磕头了个头就回自己的房间里。

赵栓子在家过了个夜,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回了独立团的县城办事处。

独立团下了那么大的功夫宣传,又有白花花的银元的诱惑下,征兵的工作还算比较顺利,经过十天的征兵,仅县城这办事处就招了六百多人,其余九队征兵小组,通过团副官张双林昨天带来的统计数据也招了快两千人了,总计独立团招满了原计划的人数。

黄德志和张双林拿着统计好的人数,高兴的来到会客厅找陈一诚汇报此事。

人是招到了,黄德志一想到刚统计征兵所花费的大洋,那心一阵肉痛,光安家费就花了两万七千个大洋,还没算这次征兵所用的杂费,如加一块怎么也要快三万个大洋吧。

陈一诚看着手中的征兵统计表,不理会边上喃喃自语的团副官张双林,“这次用了快三万个大洋,三万个大洋要买粮的话要有多少啊,够独立团吃多久...”。

陈一诚听到他俩的对话心想,“这世代大都是文盲,绝大多数吃不饱饭,你同他们说当兵是为保家卫国,都他马没屁用,还没一块银元来的实在,只要招到了人,还怕没大洋,只要同小鬼子干一仗,有了积份,从兑换系统中把枪兑出来,卖出去就是钱,懒得同他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