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小衫村异事录> 章节目录> 第二十六章 中元节

选择阅读主题:

第二十六章 中元节

作者:肆凌山 | 发布时间 | 2016-12-15 | 字数:3743

八月十七号,既农历的七月十五。

相传这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

所以民间的百姓纷纷在这一天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在中国很多地区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

在当天早上,村民们会事先在村前街口处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台面上供奉着地藏王菩萨,每家每户都会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

而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

有些地方还有着小孩子最喜欢的放水灯的活动,其实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

所以一到了傍晚,每家每户的孩子们都会挑着水旱灯跑到村子的河边。相传这些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旱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黄昏落日,夜幕降临,小衫村的天空呈现一片昏暗。可每家每户的村民似乎都十分忙碌,整条村子都十分热闹。

阿强乖乖的蹲在家门口的一旁看着自己的祖母,脸上充满了疑惑的神色。只见祖母端着一只全鸡摆放在大门前,两旁还放置着两杯烧酒。焚香烧纸钱,一时间竟烟雾弥漫。

“奶奶,你在做什么?”

“今天是中元节,奶奶在迎接已经去世了的祖先们回家。”

童言无忌的阿强此刻更是迷茫,难道家里要来客人了吗?可为什么要把食物和酒都放在门口而不是在客厅,于是阿强又继续问道。

“祖先是什么?”

“祖先就是你奶奶的爸爸妈妈,还有他们的爸爸妈,爷爷奶奶。”

“啊?”

阿强被祖母的话吓得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原来奶奶也有爸爸妈妈的吗?那为什么我以前没见过呢?”

祖母捂嘴轻笑,看着自己可爱的孙子,眼中充满宠溺的目光。

“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

“哦,那奶奶的爸爸妈妈住在哪里?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住?”

“他们都住在山里啊。”

祖母抬头环视包围整个小衫村的大山,山上种满了翠绿高大的杉树。

“因为他们都已经去世了,所以都被埋在山上的土里。”

“和妈妈一样么?”

祖母一愣,眼中闪过一丝哀伤。随即用手轻轻的摸摸阿强的头,声音也变得有些怪异。

“你在想你妈妈么?”

阿强点了点头,那童真的目光中露出了一丝期待。

“嗯,原来死掉的人还会回来吗?”

“对啊。地府的鬼门关回在中元节这天开启,死掉的人都会在这一天回到人间。”祖母微笑的告诉孙子。“阿强的妈妈也会回来喔。”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有好多话想和妈妈说。”

听着阿强那天真无邪的童言,祖母的双眼似乎有些发红。她的眼角边似乎也出现了一些晶莹的泪珠,只不过年幼的阿强并没有发现。

阿强的母亲其实是一个很温柔贤惠的女子,只不过性格中带有一种连男子都比不上的刚强,所以她在生前和阿强的祖母的婆媳关系算不上特别融洽。

可是她和阿强的父亲二人确实是真心相爱,对阿强的父亲也确实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生下了阿强。如今祖母回想起来,她的确是一个好母亲,好媳妇。

只不过...唉。

祖母静静的看着蹲在自己身旁乖巧的小孙子,此时他正拿着一条小木棍在挑弄那烧纸钱的火堆,似乎玩得非常愉快。

当年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现在已经读小学了吗?祖母有些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唉!希望阿强以后能健康长大,然后永远幸福。

阿强看着火堆,又看看四周。祖母以为他是在黑暗中寻找母亲的身影,又爱又怜的心情顿时让祖母湿红了眼眶。

突然间,阿强跑到祖母的身后。祖母能感觉到自己孙子在害怕,因为他的身子不停的在颤抖。

“怎么了?”

阿强没有说话,只是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外面。

祖母顺着阿强的目光,看到路边出现了两道陌生人影。

“奶奶,他们是祖先吗?”

祖母一愣,最后抓住阿强的小手,温柔的安慰阿强。

“不是,阿强别害怕。”

两道陌生人影从道路的另一边朝着火堆前进,低沉的脚步声变得越来越大。硕大的身躯在火光的衬托之下,显得更加的阴森。

祖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对陌生的中年男女。看着他们相互挽手的姿势,应该是夫妻吧。

“你们好。”

中年男子对着阿强祖孙二人打了声招呼,露出了友善的微笑。只不过在阿强看来,这就像是恶魔的微笑。

阿强抓着祖母的衣服往后退了一步,然而祖母却丝毫没有任何反应,反而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着对方。

“你们好。”

祖母仔细的大量着眼前这对中年男女,男子大概四十岁左右,体格十分健壮,穿着名贵的黑色西装让人感觉十分神秘和深不可测。

旁边的女子则给祖母一种妖艳的感觉,她的打扮十分暴露,显然只有外面大城市里的女子才会有的装扮。

祖母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往前走了一步。

“请问你们就是不久前搬到中庭的人吗?”

中年男子微微点点头。

“嗯,我叫赖浩琰,这位是内人陈玉娇。请多指教。”

“原来就是你们,出来散步么?”

赖浩琰点了点头,不断打量着四周。没多久就将视线拉回来,对着祖母问道。

“请问村子里今天是有什么大事情吗,为什么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烧香拜神?”

祖母微笑。

“你们一定是在城市住习惯了,所以不知道乡下地方的一些习俗。今天是中元节,我们是在供奉那些孤魂野鬼。”

赖家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老婆,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些传统习俗,以前我们都没见过呢。”

陈玉娇轻笑。

“是啊,真有趣。”

随即她轻轻的蹲下来看着阿强,只是那深邃的眼神让阿强感到非常害怕。

“这位小朋友是您的孙子吗?他很可爱。”

“阿强,不能这么没礼貌,快叫阿姨。”

“阿姨...”

阿强的声音细若蚊呐,若不是靠的近仔细听的话还听不到。打完招呼之后,他还是躲在祖母的身后不肯出来。

“不好意思,小孩子比较怕生。”

陈玉娇笑了笑。

“不不,没关系的,小孩子都这样。”

“不知赖先生和陈小姐有孩子吗?”

陈玉娇的笑容更盛,脸上还露出一丝自豪。

“我们有一对十四岁的女儿,小女儿比较调皮,不过大女儿就和阿强小朋友一样也很怕陌生人。”

“啊,对了。你们要不要来我家坐一坐?今晚我做了很多好吃又特别的菜,保证你们在大城市里面都没吃过。”

赖浩琰不禁赞叹。

“小衫村的村民们真是热情友善啊。”

陈玉娇捂嘴轻笑。

“哎呀,真的可以吗?不过这怎么好意思呢?”

“没关系啦,既然大家都住在一条村子就该好好相处。”

阿强此时看到陈玉娇的嘴角处露出一丝十分诡异的笑容,不过很快的就恢复了正常。他的内心越发恐惧,握住祖母的小手也不禁用多几分力,可祖母却丝毫没有察觉。

“哈哈,多谢老人家的好意。不过今天就算了,下次我们一定会带上朋友再次登门拜访的。”

“我随时欢迎你们的到来。”

赖浩琰此刻两片薄薄的嘴唇微微上翘,可那深邃的眼神却很难让人感受到有笑意。阿强不懂为什么奶奶要邀请中庭的恶鬼来自己的家,直到现在他依旧认为中庭的人并不是人类。

“那么我们就先告辞了。”

......

不久之后,赵薰也在家里换好了衣服,走到门口前。张美媛和赵洋母子俩也正蹲在门口烧纸钱,看到赵薰的打扮都同时一愣。

“这么晚了还出去玩?”

“不是的,我想去徐惠家。”

“噢?姐你要去探病吗?”

赵薰点了点头,张美媛站了起来。

“你先别走,在在门口等我一下。”

随即独自走入屋内,赵薰有些疑惑的看着自己弟弟。而赵洋也摊了摊手,表示不知道母亲要做什么。

大概过了五分钟左右,张美媛又走了出来。只不过她的手中还多了一袋子水果和一盏水旱灯,走到了赵薰面前递给了她。

“喏,你把这个也带上了。”

赵薰顿时苦了脸。

“妈,不用这么麻烦了吧。”

“什么麻烦?”

张美媛白了赵薰一眼。

“去别人家作客怎么能不带点东西过去呢?更何况你还是探病,这些礼数不能少,不然咱赵家会被别人说不懂礼节的。你记得先去河边把水旱灯放了,然后再去徐家。”

“可是河边和徐家的方向不一样,这样走的话我得绕很远的路啊。”

“你是不是不听妈妈的话了?”

“好吧,我知道啦。”

赵薰有些不情愿的接过张美媛手上的一袋子水果和水旱灯,然后就出发了。这时候大黄也不知道从哪里忽然跳了出来,不停的围着赵薰转。

“大黄,我不是去散步啦,不准跟来。”

汪汪汪——

赵洋立马从大黄身后将它整只抱起,然后对着赵薰微笑的说道。

“姐,你去吧。大黄由我看着。”

“嗯。”

入夜之后的村子笼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独自走在夜色之下的赵薰,一路上只有滑稽可笑的“呱呱”蛙叫和忽远忽近的“悉悉”虫鸣相伴。

河边有好几个孩子在欢呼打闹,赵薰看到河面上有着几点微弱火光,应该就是孩子们所放的水旱灯。

缓缓走到河边蹲下,赵薰抽出打火机点燃水旱灯中央的灯芯。微弱的烛光随风摇摆,赵薰轻轻的将水旱灯放到河面上推开。河面十分宁静,除了赵薰将水旱灯推出的那一刻之外,都不曾有任何的波纹。

赵薰微微松了口气,心想总算把事情做好了。而先前在河边的几名孩子也都各自被大人们带了回家,赵薰抬头看了看天色,不由得撅起嘴巴。

正当赵薰打算站起来离开河边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阵娇喝声。

“喂,你在这里做什么?”

赵薰回头一看,发现一个陌生的女孩。她的年纪应该跟自己相差不大,长长的头发扎起了马尾,穿着一条蓝色的连衣裙。

赵薰还发现这名陌生的女孩正对着她笑,脸颊显现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只是那原本可爱的面庞在苍白的肤色下却使得这名陌生女孩有些怪异,可赵薰也说不出到底哪里怪异。

“你是谁?”

“嘻嘻。”

这名女孩子十分精灵,她的眼珠子骨碌碌的转了两圈,然后笑容灿烂的看着赵薰回答道。

“你好,我叫赖薇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