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越过围墙的青春> 章节目录> 第37章 是交接班的节奏?(3)
第37章 是交接班的节奏?(3)
女孩肩膀上背着一个包,从里面掏出一卷彩色宣传纸,问过郝蕾的姓名后,激荡着银铃般的声音说:“郝姐姐,你别再跟着阿亚混了。她只会耍弄嘴皮子玩些理论上的的东西,根本没有把握住咱们老祖宗汉服的精髓神韵。起点错了,方向也就错误,你跟着她表演的话,其实没任何前途。”
宣传纸的正中央印着一张彩色大照片,上面的女孩头挽双髻,明眸善睐,身上的汉服十分挑眼。女孩以自己为模特,造型俏皮机灵,效果确实不错。
看到这里,郝蕾忍不住仔细打量她的衣襟,分明辨别出其中的碎花复古风韵后,脑中灵光闪动,终于想起自己以前确实见过这个女孩:当初还在鸭店当售货员的时候,有一次名叫古鞠的女星跑来买鸭子,就是这个女孩带头,领着一帮女孩组成防护圈保护着古鞠不被粉丝和其余凑热闹的人骚扰。
再看看宣传画报上,还有几位女孩穿着古装,没错,郝蕾觉得有印象,都在鸭店前露过面的。
通过和女孩的交谈,郝蕾得知她是阿亚的中学同学,名叫阿美,两人曾经一起参加过服装培训班的学习。郝蕾有种强烈的直觉,感到阿亚和阿美应该都是该专业的尖子生,都很有思想,有眼光,也有鲜明火辣的个性。
“你们是同学啊,瞅着样子有点像是竞争对手嘛!之间是不是没建立友谊啊?”郝蕾打趣说。阿美不以为然地歪了歪脖子,认为同学和竞争对手这两个概念范畴并不冲突,然后反问郝蕾就没有类似的关系?郝蕾听她这么反问,立刻想起了彭爱意,彼此是同学、朋友兼冤家。
郝蕾想起什么,向阿美解释说自己可没跟着阿亚混,今天纯属被那丫头叫来帮忙。
阿美哼了哼,继续不屑地攻讦阿亚对古装的理解角度很有问题,两人在培训班的时候就经常为了相左的观点发生争执,“就差揪着对方的辫子打架了”。
交谈中,郝蕾对阿美的背景进行了准确的速写:这孩子是普通家庭出身,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工人,母亲没有稳定职业,在各个商场做促销,主要是经营特价打折品类似活动。正因为如此,好强的阿美认为自己的人生轨迹虽然不可避免地和阿亚交织在一起,但不同的出身以及完全迥异的家庭财富,注定两人是同学,是竞争对手,却永远不可能成为朋友。
郝蕾觉得这漂亮女孩的思想未免过于极端,暗暗吃惊。
突然有人高声唤出了郝蕾的正名。阿美似乎有些吃惊,目光顺着郝蕾的肩膀投过去,正好看见阿亚沉着脸、半走半跑地赶过来。两个女孩都很美,站在一起论说姿色和身材的话难分伯仲,就算是彼此对视的眼神,也颇有些动人的意思。
“你别这么背后挖人墙角行吗?好歹做事方式尽量阳光一些吧。”阿亚双手叉腰,语气不善地责备阿美。阿美冷冷而笑,说:“现在可是市场经济,挖墙脚不是很正常的活动吗?”然后随手一指郝蕾,说,“郝姐如果觉得你优秀,我想挖也挖不掉;她要是完全不看好你主动愿意投诚过来,那我挡也挡不住。”郝蕾瞅着她们唾沫星子乱飞地争吵,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暗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了稀缺资源,被夹在两个十七八岁的丫头片子中间被抢来抢去?该说自己倍觉荣幸呢?还是应该慨叹越混越不成模样咯?
阿亚翻了翻白眼,丢下一句“等着瞧,看看谁玩墙角的本领强”,拉起郝蕾的手,脸色立刻变得充满温柔,笑嘻嘻地说:“姐姐,我们快走吧,别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小事上。”郝蕾这才有机会说话:“去哪儿啊,你们不是聚餐吗?我得回家。”
“你不吃饭可以,但是得和我们社里的人照个合影。”阿亚伸出手指比划着照相的姿势。郝蕾没由来冒出想法,阿亚和阿美这两个看似冤家对头的小妮子,应该成为双剑合璧式的好朋友哇。她直肠子,憋不住说出这种想法,引来阿亚的嘲笑,说:“受不了姐的幻想了。我和阿美一个是水,一个是油,相互要是能融合的话,千百年来的自然规律都变了。”
走出老远,郝蕾回头看了看留在原地的阿美,发现她正呆呆地凝视着这边的方向,看见自己回头,阿美露出浅浅的微笑。这时阿亚也转过身,阿美的脸色立刻变得凌厉凶悍。两个女孩子不约而同捏着拳头,齐齐向对方比划个带有炫耀性的动作,出奇的一致。
“你们还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郝蕾感慨着。阿亚朝地上坐了个虚吐口水的动作,哼哼抱怨郝蕾和自己有什么仇啊,可不该这么乱点CP鸳鸯谱的。
学习要有激情,工作要有激情,这样生活才会有相应的激情感,人的精神面貌显得不一样。
郝蕾现在就陷入了激情陷阱,甚至有些怀念以往在机关里的那种打磨锐性的生活。她不知道该怎么定位现在的自己,忒茫然,总觉得周围都是想尽方法吆喝着卖衣服的商家,自己不过就是在批发市场和顾客之间来回奔波赚点可怜差价的“倒娘”——据说这个词是许久以前女权主义者针对“倒爷”创造出来得——实在没什么意思。
她忍不住在论坛里发了一通感慨,觉得自己跳出围城后,目前为止都没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简直太失败。有人表示理解,有人幸灾乐祸,后来有个人的私信引起了她的注意,问她在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里面,为什么不能独树一帜。
“怎么独树一帜啊?有创意的人多了去。”郝蕾敲打着键盘,感到回答得颇有些有气无力。
“从设计和制做各式制服入手吧,有人下了单子,你再把这些单子送到厂家定做。”对方的回答从容不迫,接着说,“必须注意,要根据对方的特点进行一些设计,对你来说不应该是难事吧。”最后一句话的语气似乎有些奇怪,但是无精打采的郝蕾并未察觉端倪,她有些神游天外地把双腿架在桌子上,手里端着咖啡。隔了好一会儿工夫,郝蕾背靠椅子懒洋洋地看着屏幕上的字,心想着或许行得通。她从小学习不错,女工活差劲,但是妹妹打从懂事起就是个绝对的淑女胚子——如果能忽视郝玉和万摇摇交往的那段太妹历史的话——也曾经将零花钱攒起来悄悄报过服装班。
郝蕾是个说干就干的脾气,心里打定了主意,立刻振奋精神对网店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郝玉接过姐姐土制聘书的时候,激动地俏脸红红的,语无伦次表示她一定不辜负郝蕾的期望,说她在夜校修习的专业正和服装设计及裁剪相关,托姐姐的福,也算是有了个学以致用的平台。
郝蕾觉得妹妹真是激情四射,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那你好好干。”
仅仅几天时间,妹妹便送来了设计图纸,得到了半外行的郝蕾的高度评价。这些设计图纸悉数被挂在网上,没多久,就有人发来订单。郝蕾大喜,立刻联系了一家服装厂,是靠近住所不远的某家街道办的扶助性质单位,规模不大,专门安置不愿吃低保想要自食其力的年纪较大的女同胞。那里的厂长是从部队专业回来的居委会副主任,按照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政策被允许兼职负责人,和郝蕾也算是认识。
“这订单真是及时雨啊,我们一定尽快完成任务。”厂长脸上笑开了花,紧紧握着郝蕾的手用力摇了摇。
工人们充满干劲地加班加点,挑拣布料、裁剪、成衣等等,各环节的工作都在满负荷运转,短短三四天的时间,郝蕾就收到了货。转手发出去,客户非但立马爽快地付了钱,而且还给了一大通热情洋溢的评价。
最高兴的还是郝玉,这一次的成功战役,让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的服装设计师。
前同事赵媒婆打来电话,郝蕾看着这个号码就头疼。她刚开始憋着劲不接听,担心一旦交谈,对方便会唠唠叨叨地操心起自己的婚事,然后好象推销员一样介绍手里的好货小伙。有一天晚上郝蕾回家吃饭,赵媒婆再次发动密集轰炸,以至于老妈担心郝蕾是不是借了高利贷做生意,期限到了被债主骚扰。
这样坚持了几天,赵媒婆的“攻击”频率不减,郝蕾的防线却不断松懈,是在没办法再回避了。郝蕾心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最后干脆反被动为主动打过去,为了给自己个下台阶以及对方面子,她的第一句话就是“解释”这些天自己出去旅游,忘了带手机,回来才发现赵媒婆打的好几个未接电话。还真是说谎不带脸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