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决战指令
日本的战事拖得已经太久了,仅仅开战半年不到,共和国便在日本投入了近九十亿华元的经费,这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一个天文数字,1938财年的军费几乎被挥霍一空,财政部长的头发也越来越白了,国库内几乎可以饿死最狡猾的老鼠了,最后一个铜子儿也被造成了子弹送往日本前线。
军方甚至提出了进入战时体制的建议,筹集更多的力量一举击败摇摇欲坠的日本,但这一建议还未来得及提上国会议程就被激动的议员们在场下否决掉了,进入战时体制就意味着战争的扩大化,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对共和国进行战争动员而无动于衷,一旦开启,就意味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以及世界大战。
国内出现了许多停战的声音,他们认为为了日本这么一点点贫瘠的弹丸之地不值得耗费如此巨大的军费,哪怕是成功的灭掉了日本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因为目前所消耗的物资军费,哪怕是卖掉整个日本都无法弥补回来,许多鸽派议员提出了停战谈判的建议,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一建议被元首强行否决了。
共和国所发动的对日战争着实太过仓促,各方面的准备都很不足,尤其是在战争经费和物资装备方面,仅仅只能够满足当前远征集团军群的三十万人不到的规模,国内完全可以供应出海量的物资,但这需要大把大把的华元钞票,而这恰恰又是共和国所急缺的。
国内的财阀和儒士贵族们纷纷攥着大把的钞票等着元首向他们低头,他们迫不及待想让自己的影响力更为广泛的扩大到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军方和政府决策层,当年元首起家之时这些人是元首最大的钱袋子,为这个国家的统一做出了汗马功劳,但随着共和国的建立,元首却不断的压制着他们的影响力,阻止他们更多的干涉这个国家的决策,这直接导致了元首和财阀儒士贵族的决裂,迫于元首超然的影响力,这些人并没有做出更多的举动,仅仅只是冷眼旁观着而已。
一战时期在最紧要的关头,儒士贵族和财阀们一同袖手旁观,对于共和国在前线的失利无动于衷,这成为了共和国一战战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战结束之后时任英国首相的劳合乔治曾无比庆幸的感慨道:“得益于他们的袖手旁观,否则这场战争我们再打二十年也不见得会赢!”
战后元首被迫下台,他们迫不及待的走上了台前,扶持起了自己代表人走上了执政者的宝座,肆无忌惮的在这个国家散播着自己的影响力,原本很成功的计划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而宣告流产,元首最终凭借着自己作为这个国家缔造者的超然影响力重登高位。
这场对日战争就是元首重登宝座之后第一声咆哮,日本将会成为共和国问鼎世界之巅路上的第一颗垫脚石,这场战争的成败已经注定,但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会袖手旁观,夜长梦多的道理是任何人都明白的,元首也不会例外。
伴随着一场场会战的结束,日本却仍然像颗又臭又硬的石头一般晃荡在元首的眼前,元首本就不多的耐心霎时就被消耗殆尽了。
一封由元首亲自签署的命令被发往了的日本远征集团军群司令部杨怀立中将手中,命令中元首措辞坚定,用不容违抗的口气命令杨怀立中将务必于十月份来到之前彻底结束日本的战事,把日本天皇送到北京为他祝寿。
杨怀立中将接到了这封命令文件之后顿时大为头痛,作为一个十分谨慎一直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将领,杨怀立中将极为反感任何形式的冒进和仓促作战,这也是他被元首钦定为远征集团军群司令官的原因,但此刻元首却又要求他立刻发动进攻结束这场战争。
灭国之战绝不是一场轻易就可以结束的战争,尤其是面对日本这种坚韧的国家更是如此。
结束不久的拂晓之光战役几乎将远征集团军群的物资储备消耗一空,人员装备也亟待休整,很多部队都还处在缺编的状态,国内输送的兵力更是杯水车薪,面对着原来越加深入的战线以及日渐庞大的占领区,远征集团军群的兵力也开始变得捉襟见肘了,三十万人听上去不少,但实际上对于日本这个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却显得很稀少。
为了维持补给线和占领区的秩序,杨怀立中将不得不将本就不多的兵力拆分了,大量的军队投入了到了占领区的巩固之中,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是打不成仗了。
新到任的观察员李志杰准将对于杨怀立中将的“消极”作战态度十分不满,向国防部提出了异议,并且要求杨怀立中将立刻展开进攻。
李志杰的嚣张表现直接气得杨怀立中将怒发冲冠,差点拔枪毙掉了李志杰,最后还是在万琦少将的劝阻下才不了了之。
无奈之下的杨怀立中将停止掉了西线第十二集团军的进攻步伐,将更多的物资和兵力投入到了东线之中,但目前储备的物资弹药却仅仅只能够满足一个集团军的进攻所需,杨怀立中将只能是无奈的将第七集团军派往滨松市战区先行待命。
杨怀立中将谨慎的考量了整个战局,最后并不认为仅仅凭借一个第七集团军就能够突破守军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十万的滨松市防线,如果再给他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他就可以再次投入超过二十万的进攻兵力,而不是现在区区一个集团军不足六万人的进攻兵力。
若是不计伤亡的进攻,杨怀立中将也能够有把握撕破日本人的防御,但靠着士兵的生命所赢得的战争向来都是共和国将军们最为不齿的事情,若果真要这么做的话,他自己接下来的军旅生涯将会再无任何希望可言,国防部是不会对一位士兵屠夫委以重任的。
陷入纠结的杨怀立中将收到了第七集团军起草的一份进攻计划,随作战计划一同传来的还有一封名为《滨名湖报告》的报告书,看完之后,杨怀立中将半信半疑的多次询问第七集团军方面这一计划和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得到了荀则少将和万琦少将两位的联名拍胸脯保证之后,杨怀立中将终于露出了笑容,批准了这份进攻计划。
为了确保进攻行动的万无一失,杨怀立中将将手中最后的王牌,第七十四装甲师和120重炮师全部加强给了第七集团军,海量的弹药物资全部朝向第七集团军倾斜供应,大有孤注一掷的气势。
第七十四装甲师是共和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几个精锐装甲师之一,全师编制为14000人左右,下辖一个装甲团、一个炮兵团、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以及师属机械化工兵营、防空营、辎重营,还有野战医院。
全师装备坦克175辆,反坦克炮77门,超过一百毫米口径的火炮106门,装甲车223辆,载重牵引卡车590辆,摩托车1100辆,这样的装备和火力不可谓不奢华,一旦投入战斗所发挥的战斗绝对是惊人的,但消耗起来的物资也堪称海量,原本国防部还想继续派遣一个装甲师赴日作战,但却被杨怀立中将果断的拒绝了,开什么玩笑,一个师的弹药燃油消耗都快能顶上一个集团军了,再来一个还过不过日子了。
至于120重炮师则更是一个无底洞,全师除了防空炮之外再无任何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下的火炮,仅仅只是PJL-25式155mm新式加榴炮就有足足35门,105mm口径的PL-20式榴弹炮85门,各式自行火炮85辆,最恐怖的还属他们用海军运输舰直接从海上运过来的203mm自行榴弹炮,这款大杀器在日本堪称是无解的存在。
120重炮师的编制达到了惊人的18000人左右,仅仅只是配属给他们拉炮和炮弹的卡车就有九百多辆,更不用提那些标配的工兵和步兵编制了,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用起来令人心痛到梗塞的师,任何一位指挥官在调用这个师之前都会掂量一下自己的本钱有多少才会慎重决定是否启用。
决战命令下达之后,整个滨名湖西岸顿时忙碌起来了,发动机发动和履带传动的声音整日响彻天空,成千上万辆坦克、装甲车、卡车发动机所排放的尾气甚至让天空都开始变得阴沉起来了,整个滨名湖沿岸的自然环境被迅速破坏,空气质量急剧下降。
荀则少将在得知进攻计划被批准之后立刻就展开了行动,首先就联系了海军方面借用大量的登陆艇,通过载重卡车和坦克牵引车秘密将超过五百艘的登陆艇运上了岸,并且隐蔽的泊入了滨名湖中。
而后又有参谋长万琦少将主持了一场大规模的欺骗行动,万琦少将将大量的部队调至滨名湖北岸区域走了一个过场而后又秘密的调回来,在滨名湖北岸附近组织大量的日军俘虏大兴土木,将数量巨大的木制坦克和木制火炮安置在这些修建的阵地之中。
这些木质的坦克火炮都是由显得蛋疼的工兵部队制造的,一个个造的比真的还真,喷涂的涂装直接就是装甲师的制式喷涂,炮兵更是不惜成本的送了一个榴炮连到这里不分日夜的吵着日军阵地开炮,区区一个炮连愣是打出了炮师气势,全连整整打废了数十根炮管和上百吨的炮弹。
空军更是毫不吝啬朝着那些被陈烬他们所标记的山头和隐蔽阵地倾泻着航弹,整个北岸顿时变得热火朝天起来,日军丝毫不疑远征军的进攻会在别处,因为如此“巨量”火力准备是不可能有作假的。
日军大将粟林忠道甚至还将滨名湖西岸的几支岸防旅团抽回了北岸山区的防御阵地,殊不知此举差点让荀则少将高兴的把大牙都快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