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夏王图> 章节目录> 第九十一章 统筹计划
第九十一章 统筹计划
自从巫池盐场关闭之后,食盐已经两年没有流向市面,然而百姓们并没有淡忘这一存在。寒浞心知肚明,食盐的诱惑绝对会永远持续下去,因此莱阳盐场的食盐也是时候重见世人。
为了保险起见,寒浞决定在莱阳盐场向南三十里处设置一座食盐转运仓库,从仓库至莱阳新城、莱城开通两条专用的线路,将食盐运往这两座城池。逄蒙和莱仲氏的经商头脑绝对在众人之上,莱阳盐场的食盐经由二人分别销往全国各地直至覆盖所有的方国。
寒浞还特意将逄蒙和莱仲氏二人分配了任务,莱仲氏主要将食盐运往东南一带,逄蒙将食盐运往北方一带,二人之间没有直接的冲突。寒浞这样安排必定有更深的用意,庞大的东夷族既不能让逄蒙一派独大,更不能让少宰叔侄独大,将食盐分配给二人并制定一个目标,这样既不会发生冲突,又可以限制二人的势力,一举两得。
后羿十八年八月下旬,正值秋收过后,按照寒浞的计划,车让将莱阳盐场生产的食盐分批运送到转运仓库,再由两百精兵亲自押送至莱阳新城、莱城指定的仓库交到逄蒙和莱仲氏的手中,就这样新的海盐开始面向世人,由于海盐的储量丰富,寒浞又重新制定了交换的标准,总之新的食盐比巫池盐场要便宜一些。
时间转眼就到了后羿十九年初春,寒浞的第二个儿子也已经诞生,夫人姜蠡亲自起了一个名字—寒殪,刚一出生就被封为寒国二公子,此时的大公子寒浇已经两岁了,姜仆一人照顾了两位公子,明显有些捉襟见肘,可是姜仆却乐在其中,寒浞为了减轻姜仆的压力特意安排了四位女仆,可是姜仆从来不让她们碰二位公子,对此寒浞和姜蠡也都不在干涉。
自打去年秋收之后,寒国虽然向亘城方面继续进献十分之一的贡赋,可是对于超额的收获,这十分之一贡赋显然没有对寒国构成压力。牧正山贤率领牧正府衙署继续开垦新的荒地,整个黄河南岸的平整之地都被规划完了,整整六七万亩的田地,这一数目比上报亘城国相府的田地数目超出整整一倍有余。
这一天,寒浞在山贤的等人的陪同下沿着黄河南岸一路向北而去,途径的田地被规划的整整齐齐,根据土地的特质,山贤将这些田地分开种植,有的土地适合种植竹子,有的地方适合种植粮食,还有的地方适合种植蔬菜及果树等等。寒浞看到一路上的繁荣景象,对牧正山贤赞不绝口。
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寒浞清晰的记得两年前的那次干旱,新兴的寒国差点没有扛过去,黄河两岸的庄稼全部减产,百姓们度过了近一年的艰苦岁月。寒浞越走边想,突然灵感来了,转向山贤问道,
“牧正大人,你认为我们仅靠人力灌溉,每天可以浇灌多少亩田地呢?”
“回禀大人,如果仅靠我寒国一国之力,每天最多可以浇灌三十多亩,我们六七万亩的田地需要二百天以上...”
“整个秋种也不过百十天,如果仅仅依靠人力,几乎是难以度过干旱之日。本官有一个设想,你可以参考一番。”
“大人睿智,必然可以让我寒国振兴,我等遵照便是。”
“好,我想在黄河边上兴建大型的水车,利用水流动的力量推动水车转动,同时将黄河之水运到岸上来,然后再流向田地之中,这样就可以节省人力,而且还能提高效率。”
纵使聪明如山贤之流,也难以理解寒浞的设想,听得云里雾里,好奇的回道,
“大人的设想真是高明,只不过属下一时没有想明白,请大人明示。”
寒浞也意识到自己空口解说根本不会有人明白,即使是能工巧匠武甲也未必能听懂。寒浞索性不再解释,大笑一声拍着山贤的肩膀继续往前走去。然而山贤的好奇之心被挑了起来,低头思索着陪在寒浞身后。很快就视察完了所有田地,一行人回到了寒国牧正府,寒浞当即命人找来了竹子和木棍,准备亲自向众人演示水车的奥妙。
寒浞的动手能力让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一根拇指粗木棍被削成一根横杆,作为水车的中轴,围绕着中轴有两道环行的圆圈,共分成双层,就这样,水车的主要结构已经完成了。紧接着,寒浞将削好的竹篾用细麻绳连接将环形圆圈与中轴固定起来,同时环形的一圈也固定也十几个方形的竹板,主板上绑着小竹筒。众人包括山贤在内都不明白寒浞到底意欲何为,内心的好奇之心驱使着他们想刨根问底,可是面对寒国侯,他们又都不敢上前提问。
经过一番修饰,这座微型的小水车就做好了,寒浞将拇指粗的中轴架在两块石制的基座之上,用水一冲,水车居然奇迹般的转动起来,同时也带动小竹筒盛水然后在水车的最上部将水倒了出来,寒浞拿着早已经准备好的竹槽接住竹筒内流出的水。看到这里,聪明的牧正山贤恍然大悟,兴奋地喊道,
“寒国侯大人真是天人下凡,这么复杂的设想都能想到,我等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哎,牧正大人,本官并不是什么天人下凡,只是观察的比你们细致一点而已,你们按照这个微型水车的设计,在黄河两岸建造大型水车”
“属下谨遵大人之令!”
寒浞微微一笑,这一发明注定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农耕社会一下子从抱瓮灌溉时代进入到水车灌溉时代,生产力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山贤率领寒国的老百姓在黄河的南岸建造了上百架竹制水车,每个水车的高度在四米以上,提水用的竹筒也有碗口那么粗,竹制的水槽直接通往田地。为了节约竹制水槽的长度,山贤决定在田地之中开通新的水沟,以便水流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地方。
上百架的水车在黄河南岸构成了一到亮丽的风景,从各地经商之人路过寒国城,都会在黄河南岸一带欣赏水车,看到这些巧夺天工的设计,众人都是暗自佩服。为了与莱阳城以及莱城形成一条贯通的商路,寒浞决定在寒国城北门码头发展新的商品交易日,目的便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商人来到寒国经商。
姜国作为寒国的姻亲国,寒浞自然也不会忘记这个大舅哥。如今姜文继任成为新一任姜侯,在大祭司刹珲、文相、公牛子等人的协助下,姜国慢慢的从一年前的动乱之中恢复过来,只是人口流失严重,这让姜侯难以释怀。这一次兴建水车,寒浞吩咐牧正山贤在黄河北岸姜国境内也修建了近百座大型水车,姜侯率领姜国的大小官员亲自来寒国城向寒浞致谢。
寒国侯府,寒国方面有寒国侯、夫人姜蠡、卫队长湛狐、寒国相山行子、副司马有道子、副司监武甲、寒国牧正山贤、射击统领节制南镇军务嬀青、北镇牧正伯明氏、西镇牧正寒崂,姜国方面姜侯、姜国副司马公牛子、大祭司刹珲、文相,几乎聚集了寒国和姜国最为尊贵的人物。由于姻亲的关系,两国的贵族相处的还算融洽,姜侯感激寒浞的资助,率先开口道,
“少保大人多次资助我们姜国,最近又给我们姜国修建了近百座大型水车,帮助我们发展农牧业,本候在此多谢少保大人!”
“姜侯如此客气,你我两国本属姻亲之国,相互帮助也属应该!”
“少保大人如此胸襟度量,本候真是佩服,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我开口,我姜文势必会竭尽全力帮助。”
“一定一定!”
就这样,寒浞和姜文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承诺,在这个节骨眼上,姜国和寒国只有紧紧地抱在一起才能抵抗来自外界的不确定威胁。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两个国家因为姜蠡的关系已经结成了牢固的同盟关系,加上姜文本人打内心佩服寒浞,寒浞也十分尊重这个大舅哥,于公于私寒浞都会不遗余力的资助姜国。
为了保护莱阳盐场的食盐,寒浞统筹计划了一番。无论是鬼方国、少阳残部的威胁还是亘城方面的压力,寒浞都必须要兼顾到,因为稍有不慎,这几年来的辛苦就会全部付诸流水。莱阳盐场的食盐悄悄地流向了市面,半年多以来,逄蒙和莱仲氏走遍了南北,换取的物资也渐渐充盈了府库。有了莱阳盐场这个永久的吸金盘,寒浞这几年的隐忍也即将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