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脑分为古大脑和新大脑。古大脑是大脑的中心部分,相当于所说的大脑髓质部分和脊髓神经,是生命中枢所在地,是人类没有成为人类以前就存在的大脑;新大脑是人类大脑的边缘部分,相当于大脑皮质部分,它在地球上至少产生了500万年,可是它一直按照古大脑的某些特征在变,也就是说它是古大脑的一种功能上的扩大,这种变也不是凭空乱变,可以看出来,鸟类智商不是很高,但是很会鸣啼,这种鸣啼一般在古大脑就已经产生了其功能,在新大脑只是使得这种功能可以变化而已。新大脑是人类之所以成为高智商人类的原因所在。
古大脑依靠生物钟的母钟而发挥功能,新大脑依靠刺激发挥功能,但是它们又可相互影响,新大脑可以使古大脑产生功能变化,比如心跳和呼吸加快等等;古大脑也可使新大脑发育和功能受阻,比如天生的痴呆儿。
刺激导致记块的产生,记块在大脑里存储在神经细胞膜上,并以链的形式存在,这种链一般是糖链或脂肪链。每个记块有至少一个链,比如1是一个链,2是一个链,+是一个链,=是一个链,3是一个链,这些链一般位于一个位置(临近),1+2=3是另一个链,也就是说,后面这个链是一种思维链,因为它是思维的结果,是你的大脑将1记块、2记块、+记块在思维规则“=”的控制下进行组合的结果,在思维中枢里,123+=都是存在的,它们是你在学生阶段学到的,在小学里,你第一次学1+2=3是一种思维,以后的岁月里,它就不是思维,而是一种回忆,事实上,在神经细胞膜上,它已经是一个固定的记块了,已经无须思维了。”
“哇!好复杂啊!”胡静听着有些混乱。“那心脏呢?”
“心脏啊!心脏就简单多了!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压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350克。女性的心脏通常要比男性的体积小且重量轻。人的心脏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
心脏由心肌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
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房室瓣),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哺乳类和鸟类有二心房与二心室;爬虫类也有二心房与二心室,但二心室之间未完全分隔;两栖类有二心房与一心室;鱼类则只有一心房与一心室。”
“那我们算是,脊椎动物咯!”胡静笑着看着洛瑶。
“是啊!我们是哺乳动物,脊椎动物,人类是最高等的动物,也叫高等动物!”
“动物?”胡静撅着嘴:“我们也是动物吗?”
“是啊!”
“是高等动物!”洛瑶看着胡静道。
“高等动物?”胡静有些不解。
“ 是啊,古代的话呢,有孔孟之道,还有荀子。你不知道,在你们这个年代有圣贤,孔子,孟子,荀子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圣贤。
其中孟子和荀子对于什么是人性,各有不同的理解。我更赞同荀子的看法。就说吧!孟子以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
他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四心同时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叙述起点。
并认为这“四心”又可为人的四个“善端”,发展起来可以培养“仁、义、礼、智”这四德。而荀子以为的人性,是指人还未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可见,在荀子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
它不具备孟子所说的“四心”或德性的“善端”,而且不仅不具有善端还肯定这些自然本性具有恶性,如:“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贱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并进一步指出,人的自然本能包括:“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生理本能和“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等心理本能这两个方面。这也是我赞同荀子说的话的原因,我觉得所有人生下来都是白纸一张,后天的生活环境会造成他一辈子的记忆。孟子蒙受孟母关爱。与荀子相比,孟子也肯定人具一定的自然本能,但他认为这是人与动物均具有的成份,这些成份无所谓善恶或道德性,这也并非孟子所指的人与动物区别之根本。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自然本能的满足,人与动物均需依赖一定的客观条件来满足,而人性中的“善”的成份是人所特有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内涵的截然相反的主张。即孟子所指的人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其中含有“善”的因素,即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道德性;而荀子所指的人性仅指天赋予人的自然属性,其中只含有“恶”的因素,而人的道德性在于后天的人为培养。”
“哈哈哈!其实孟子和荀子都是俩个比较极端的人,再我看来!”洛瑶看着胡静道。“他们俩个观点大相径庭,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来就是恶的,那么这么一说问题来了,那道德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道德这个问题上啊。1,孟子和荀子还是又共同语言的,在这里,荀子的论述与孟子的论述有所一致,又有所区别。
我记得我的大学导师说过,根据冯友兰先生的理述,荀子认为道德之所以成为需要,有两个方面的论证:“即人们不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和人要有道德是因为人们人应当具备它而区别于动物,并不是人们无法回避它”。
先说第一方面,首先,荀子认为人们的道德是在社会中劳动的产物,恶是出于人性的自然,善是出于对人性的改造。人们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有限,必然要结成一定社会组织,而这些组织中,人们需要制定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
其次,由于人性均是好利多欲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满足各自不同的需要时必定会遇到各种纷争,因而限制这种纷争成为必要,这时也是靠“礼”来限制。有了这种礼,才有道德,遵守礼即守道德。
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对于道德起源的不同说法。孟子以为人所为人的特质是人性善,有道德是天赋的,而荀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恶,道德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实践的需要而产生,而且人们必须要具有道德,道德是人为,是“化性起伪”。
另一方面,荀子与孟子均主张,人区别于禽兽在于其有道德。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天生也,以其有辨也。
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
认为人必须在后天社会环境中有道德和一定社会关系才能区别于动物,而孟子认为人与动物区别也在于有道德,并且这是人作为人已经具有了的,后天的培养只需在今天教养中发挥其能动性找回失去的“德性”。
可见二者虽都强调道德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但各自的理论基点不同。
由此可见,孟轲的性善论是以同类意识为其理论起点,进而推倒出人类都有四心,并具有扩充四心的能力——才,再加以一定道德自律机制和推己及人的方法运用,人人均可以培养道德品质,人们具有的道德观念是先天赋予的。
而荀况的性恶论则是以人的自然本性恶的,是不具有道德观念的,认为人的道德是因为性恶而在后天环境和社会教养中产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性善论和性恶论最根本的区别。
孟、荀基于各自不同理论主张,都强调人在社会中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性善论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之指人性中的“四心”),找回失去的善端。而性恶论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改造人性中的恶端(“化性起伪”),人为的培养善心。
从二者对于道德修养的过程来看,是完全逆向而行的。孟子认为修养的目的是主要要求人们将善心找回,而荀子认为修养的目的是要求人们将恶性不断改造,重新建立善性。可见,孟子主张道德修养要顺着人的“性”扩充,而荀子则主张道德修养要逆着人的“性”改造。”
“哦!就是这样咯,”胡静点点头笑着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对,就是这样的!”洛瑶点点头,看着胡静一脸严肃的道:“从培养德性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道德自律并推己及人,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接受教化与环境的熏陶,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他认为道德修养要先内求而后外求。内求即指内在修炼。
其中包括:寡欲、反求诸己、集义、养心等,基于内求之上再达到推行道德于外,主要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上的重要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学习和积累,以及学习时择地、择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外在的礼仪规范对人的约束。
他认为接近良师益友,在礼法等强制性因素制约下才可以日臻于正道,既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能动性,又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外在约束性。内因与外因并重的培养途径体现了荀子丰富的辩证法精神。”
“哇塞!你们大学老师讲的真多!大学是什么?是和我们一样的私塾吗?”
“不是!我们那里啊,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
“‘哦!还分这么多啊!对啊,就和你们这里分的童试,乡试,会试,一样的!”
“.瑶儿,那从你的话中,以上的分析,我们可知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均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性,我们不能说二者谁更伟大,只能利用其合理性的一面使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大受裨益。对吗?”胡静看着洛瑶,。